反覆的關稅政策,是國際談判的武器,還是經濟毒藥?|影像與信任重建

「面對2025年川普關稅政策所帶來的衝擊,不少品牌影片因此被迫暫停,本文探討品牌影片如何在新政策環境下完成轉型與應對。」

拍攝團隊接獲突發關稅新聞通知臨時喊卡,全員表情震驚

有劇組因為「川普關稅」停拍了

「我們要停拍了,預算被凍結。」

這不是傳聞,而是朋友劇組真實發生的事情。
經過數十天的前製,在一切準備就緒,即將開拍之時,代理商卻一通電話打來:「對美出口不確定了,資金調動,拍攝先暫停,何時復拍要再看客戶那邊的情況。」

這不只是政治問題,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日常。

2025年4月2日,解放日關稅,全球跌停。4月10日,川普宣布新政,對中國加徵125%關稅,其餘75國提出「暫緩90天,徵收10%對等關稅」,全球暴漲。這樣的政策震盪,讓市場信心崩潰,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經濟環境,與影視產業相關的,則是行銷預算不可避免的刪減。

不確定性,是最可怕的毒藥

企業可以應對困難,但最怕的,是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。

這一波關稅風暴,就像是連續的地震:你剛補強牆角,但不知道下一波會從何而來。

因為這種不確定性,造成品牌方股價營收下跌,就會開始縮減預算,凍結推案;
但最根本的問題是——他們開始懷疑:「我的市場在哪裡?還能怎麼被客戶信任?」

—你的形象影片,不再只是好不好看,而是關乎你能不能走進對方的信任圈。

品牌影片如何在關稅政策風暴中重塑信任?

這場變局裡,形象影片將扮演更多角色,是「品牌外交」的第一槍:

品牌影片變成「立場證明」
客戶來問,我能不能拍一支影片「證明我們不是中資」?

MIT 不再只是標籤,是敘事策略
從產地優勢轉向信任優勢,影片要講清楚我們「站在哪裡」。

影片成為跨國談判前的第一頁簡報
能讓代理商、通路、海外客戶快速了解「我們是誰」「我們不在中國供應鏈之中」,比談條件還重要。

品牌影片該怎麼應對這波局勢?

以下三件事,是我們建議品牌主、出口商、創意人,現在就該思考的:

不要只做產品影片,要講品牌立場
影片不再只是規格、功能,而是信任、文化、價值選擇。

跨語系、跨文化敘事變成基本需求
不能只給台灣市場看,要讓東南亞、美國、歐洲都能懂。

影片提早進入談判流程,而不是最後補充資料
早在商務會議開始前,對方就該先看到你影片裡的誠意與實力。

未來會發生什麼事?

我們預測這波關稅若持續,接下來將會發生這些事:

短期內:案子停拍、預算凍結、外貿暫緩,政府可能宣布補貼或緊急轉單政策

中期:出口品牌開始尋求新的市場、新的敘事方案

長期:能進入新供應鏈,取得同盟信任的企業,得以生存

結語|不能控制政策,但可以決定怎麼說話

真正決定你活不活下來的,是你怎麼說。
影像,可以是一種證明、一種態度、一種信任的語言。
我們總能找到出路。

補充資料:
WTO 對全球關稅政策的分析
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(USTR)關於2025關稅新聞

歡迎聯絡我們|讓影像成為你在世界說話的第一步。 👉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